第一期“新员工入职培训”专栏

 

  拓展心得(工程建设部  詹希)

  攀岩:养兵千日,用兵一时。

  攀岩是个极具挑战的技巧型运动,挑战在于我们对高度的畏惧,而技巧是我们往上攀登的基础,同时体力也很重要。

  这个项目中男士多数攀到100分的位置。观察发现,按身高不同,多数人在80~100分的位置都可以按普通的爬墙法攀登上去,但再往上,只能采用教练所教的"323"法,手臂摊开,手指抠住岩洞,作为支点,蹬脚翻身往上,然后再站直,手部上移。这个技巧看似简单,但实际操作的时候,因为手指力量不足或体力有限,支点不稳,就会坠下。多数人在100分的位置翻不上去掉下来,从而放弃。我也一样。

  而刘守军一人攀到了150分处,取得了满分。他的"323"技巧也是初学,但他的"支点"很牢靠,技巧在数次尝试下,也逐渐熟练。经过多次上翻,终于到达最高处。

  总结经验,只有平日加强锻炼,使手臂手指坚强有力,并将技巧练好,才能轻巧地飞檐走壁。工作也是一样,基础知识必须扎实,工作技巧必须熟练,养兵千日,才能用兵一时,取得胜利。

 \ 

  盲人方阵:先拿方案,然后执行,避免多头指挥。

  盲人方阵项目是让我们一队人蒙上眼睛,处于全盲的房间中,然后布置任务,让我们在40分钟内将2段等长的绳子围城最大的2个正方形。正方形如何最大,这个问题很容易解决,7段绳子即可组成共用一个边的2个正方形。难的是如何将绳子等分成7段。作为"盲人",我们先后贡献出三个方案:

  1、晏总提议利用地砖丈量绳子长度,然后算出每段的长度,再利用地砖的直角将绳子围成正方形。但这个方案因为丈量的复杂和算数的难度,几乎没人支持。没有实施。

  2、孙部长提议将绳子对折6次来等分绳子,由此我想到了等分绳子的方法,简单解释了一下,队长杨海南理解了,我就开始指挥:7个人分成2组,1、3、5、7站一排,2、4、6站对面,将绳子连续通过1~7号,然后1、7拿住头尾,固定不动,2、4、6号调整距离,将绳子全部拉紧,3、5站着不动,配合2、4、6调整绳子。方法是可行的,但实际操作有点复杂,在最后调整绳子的步骤上,没有向大家解释清楚,导致稍有混乱。与此同时因为有人闲着,就在讨论新方案。

  3、时间已过大半,晏总认为任务首先是要围成两个正方形,其次才是满足最大这个条件,现在时间不足,舍弃第二个条件。方案就是根据2步骤过程中初步取得的绳子估算长度大约6块砖,然后順砖缝排正方形。方案取得了大家的同意,于是立即开始执行。排完发现6块砖的边长过长,不能合围,然后调整为5块砖,2个正方形合围成功,虽然绳子有剩余,但任务的基本条件还是完成了。这时时间已到。

  总结经验,完成任务首先应拿出切实可行的方案,并且要让多数人理解执行步骤,然后统一指挥,按部就班执行。切不能多头指挥,造成局面混乱。工作中也是一样,领导者应该有明确的方案,让下属理解自己所做工作的意义,这样才能更好的执行任务。同时,领导也应明确,不能多头指挥,尤其是指令有冲突的时候,要平衡权力、平复混乱局面就会浪费时间,可能导致任务不能按时完成。

  公司目前刚成立,各部门划分及人员职责的明确还在进行中,多头指挥的现象难免有出现,建议公司尽快颁布已成行的规章制度,先试行。制度不合理的地方可以讨论后再修改,但已颁布的制度就应执行。

 

  信任背摔:相信自己、相信团队。

  这是个传统的较简单的游戏,主要是让大家相信自己的团队,相信自己即使从高处坠落也会有强力的后盾支撑着自己。要点就是接人的安排,将最强的力量安排在最需要的地方。

  通过这个游戏,相信大家对自己"不是一个人在战斗"这一点已经非常了解了,在工作中也能互为"后盾",互帮互助,共同将工作做好。

 

  断桥:正视风险,不妄自菲薄,不妄自尊大

  在平地,每个人都能跳过1.5米的距离,但在10米的高空,跳过1米多宽的断桥,就成了难以完成的任务。尤其对于有恐高症的人来说,这更是"危及生死"的一跳。

  同样的任务,在不同的环境下,对人的心理压力完全不同,当然本能的恐高也是有一定影响的,但我认为这主要是因为各人对风险的认识程度不同。多数人在高空断桥上,将坠落的"风险"过度夸大,让风险蒙蔽了双眼,甚至在系着安全带的时候都难以移步,更别说跳过去了。而当我们终于发现风险其实很小的时候,任务立刻就变得简单了。

  工作和生活中也是一样,我们要正视风险。但这还有另一层意思,我们除了不要将风险看得过大,还不能将风险无视。比如司机最常见的行为"不系安全带",这就是一种无视风险的行为,遇到风险发生时,就不能保护好自己。这是我们大家都应深思的。

 

  孤岛泅渡:审视所处环境,注意细节,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任务将我们分成三批人,分别处在三个"孤岛"上,其中"盲人岛"的人不能看,"落水"会"死亡";"哑巴岛"的人能看但不能说话,可以移动木板,落水会漂到"盲人岛";而"珍珠岛"的人功能齐全,落水会漂到"盲人岛"。任务是将三个岛的人在40分钟内运输到"珍珠岛",其中珍珠岛和盲人岛的人各有小任务。盲人岛的任务先要将手中的球投入"篮"中,然后才能哑巴才可以动用木板,开始运输。而我们找"篮"就用掉了25分钟,因为没有好好的审视周边环境,没有找到对健全人来说显而易见的"篮",我们甚至想到用衣服做篮子,用道具筷子和胶带做篮子,各种行为被教练否决后,我们才认真开始找篮子。最终找到被我们忽视的细节。

  之后的任务完成很顺利,除了盲人需要听指挥外,其他人都知道该怎么办,知道自己该做什么,配合很流畅。但最终超时4分钟。

  总结教训,不是我们智商不够,拿不出方案解决问题,而是没在一开始就审视周围的环境,没注意细节,浪费了时间。同样,我们在工作中也要注意细节,做事前先观察周围的环境,避免做无用功。

 

  镭战:分工明确,各司其职。

  这个比较简单,因为上了"战场",指挥权肯定先确认,然后没人有异议,任务执行中,各人也自己所能,相互配合。两队对抗当然有胜负,但表现都很好。我们海报队因为"杀手"比较多,取得了胜利。

  总结经验,任务型工作就应该这样,单线领导,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互相配合,完美地完成任务。

  

  有轨电车:步调一致,同心协力。(企业文化的作用)

  多人同脚,齐步前进,有轨电车这个游戏比较简单,但做起来我们还是没能一次成功。主要因为刚开始每个人的节奏、步幅、出力都不一样。但通过喊口号来同步节奏,通过多次训练来找寻合适的步幅和出力后,我们都顺利完成了任务。即使后来不允许喊口号,但"口号"就在我们心中,同步的节奏还在起作用,步幅和出力也都适应了,对我们完成任务没有丝毫阻碍。

  通过这个游戏,我看到了企业文化的作用。通过企业文化的建立和宣讲,员工们能逐渐找到一致的工作节奏,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保持一致的步调,共同前进。

   以上是我在本次拓展中所感所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