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芦淞服饰国际产业园,入围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

\
图为白关服饰园效果图。 宁阑珊 摄
 
    株洲网讯 近日,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纺织产业转移工作交流会上,确定了8个“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株洲的新芦淞服饰国际产业园入围其中。

    据业内人士称,这个由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确定的试点资质,具有很高的含金量,对芦淞服饰的转型升级影响深远。

    承接产业转移,株洲优势明显

    “产业转移的目的是实现东部升级、西部发展。”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杨俊说。

    而事实上,在确定8个试点园区之前,纺织产业的转移一直处于进行时。东南沿海劳动力成本、物流成本、交易成本大幅抬升、再加之土地资源短缺,这些地区的服装产业一直在往中、西部地区转移。

    株洲地处交通要冲,多条铁路、公路干线交会于此,区位优势明显。而芦淞服饰城号称中南地区同类市场规模最大,集聚了千家以上服装家纺品牌,销售范围覆盖全国23个省市350多个县市,年交易额逾200亿元。这些,都是“全国纺织产业转移试点园区”能落到株洲的重要原因。

    已引进近600个服装品牌

    而在承接纺织产业转移方面,市、区两级政府一直在积极行动,矢志打造服饰千亿产业集群。

    今年上半年,芦淞区出台《芦淞区落实服饰产业扶持措施工作指南》,成立落实服饰产业扶持措施工作领导小组和相关工作机构,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发展基础。

    今年5月,为承接佛山童装产业,株洲芦淞少儿创意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成立,与诸多佛山著名童装品牌达成合作意向。目前,芦淞区已在白关镇辟出4000亩土地,筹建中国少儿创意产业园。目前,项目一期已开始启动征拆,30多家童装企业有望年底开建。

    据业内人士称,中国少儿创意产业园旨在打造成国际一流的童服研发和设计基地,并兼具总部经济特点,建成后年产值有望突破200亿元。

    此外,芦淞服饰工业园已成功引进近600个服装品牌入驻,包括500多个女装品牌,50多个男装品牌。在招商方面,芦淞服饰公司没有“饥不择食”,而是严格选择品牌企业、规模企业。当时童装报名入园的企业有280家,最终只选出了30多家。对规模企业的要求是:年产值5000万以上,用地规模10亩以上,投资强度200万/亩。

    园区做好承接准备

    要做好承接工作,园区最重要的是规划好产业的状态布局,完善产业链,搭建好配套公共服务平台,正所谓“筑巢引凤”。

    在这一方面,芦淞服饰国际产业园有如下做法。

    首先,采取可买可租的运营方式,从而减少企业固定资产的投入,降低企业的投资风险,缩短了投资周期,让企业能把更多的资金用于生产发展。

    其次,完善从研发设计到生产加工、检测检验、经营销售、物流配送、电子商务的产业链。

    再次,突出科技创新和品牌创新,形成多家技术含量高的骨干企业和知名品牌,作为产业集群的支柱和核心,完善配套体系和服务体系。

    芦淞服饰公司副总经理叶天毅告诉记者,“这些服装企业入园以后,将成为株洲自己的品牌,并逐步发展成全省、乃至中国的驰名品牌,对芦淞服饰产业的升级换代,其作用不可估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