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简报第11期


 点评:

  重庆作为新兴的通用航空产业基地,起步时间虽然不长,但其产业布局较之其他新兴通航产业基地已更为完善。该市通航产业之所以取得如此成绩主要基于以下几点原因:

  定位清晰:2009年底,重庆将航空产业列为需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之一之时,市长黄奇帆曾明确表示,大飞机在天津、上海制造,军用飞机在沈阳、成都、江西制造,重庆将锁定通用直升机市场。与此同时根据市政府有关规划,重庆通用航空产业的路线定位为打造全产业链,将基础(机场、导航、专用设备)、制造(机身制造、发动机)、培训(飞行员、个人)、运营(运输、空管、保险租赁)、维护(飞机维修、保养)"吃干打净"。换而言之,重庆选择了一条以通用直升机为支点和依托,横向与纵向拓展相结合的全产业链延伸之路。也正因为如此,重庆第一个通航产业投资平台-重庆直升机产业投资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直升机业务的专业化投资公司。

  "重拳出击":由于重庆并不具备雄厚的通航产业发展基础,因此市政府选择了更为直接、高效的手段-海外并购,打造其产业发展的支撑点。2011年成立之初,重庆直投就确定了收购至少一家欧美成熟直升机整机企业的目标,以此作为飞向直升机生产领域的"翅膀"。随后,重庆直投收购团队先后前往瑞士、俄罗斯、美国等国,拜访了欧直、阿古斯特等知名直升机企业,寻求合适的收购项目。在美国,他们得到了恩斯特龙因盈利不佳有意出让股份的消息,随即重庆直投启动相关并购谈判,并于2012年9月签署股权收购协议。重庆通航发展的"重拳出击"还体现在其招商引资方面,不管是瑞士皮拉图斯还是美国霍尼韦尔都是世界通航产业的龙头企业,他们的入驻不仅能够形成良好的产业辐射能力,同时也帮助重庆通航产业提升了品牌影响力。

  塑造品牌:2010年起,重庆官方开始举办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论坛,邀请国内外知名通航企业代表及专家参会,分享国内外通航产业发展经验和趋势,探讨重庆通航产业的合作与发展。这样的论坛不仅提升了重庆通航产业集群的品牌知名度,同时又能有效反作用于园区的招商引资,有助于更多的"皮拉图斯"、"霍尼韦尔"以及其他相关配套产业及企业参与到本地通航产业的发展壮大中来。

  相比重庆,同将通用航空产业定位为市区经济发展核心动力和产业升级重要载体的株洲,在通航领域的发展历程更为悠久,产业基础也更为雄厚,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株洲通航产业的发展必然前途光明。结合重庆通航产业的发展之路,株洲芦淞通航产业的发展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注重通航飞机整机制造板块:作为通航产业园,如果没有整机的研发、生产或者组装环节,其核心竞争力必将受到严重削弱。虽然株洲通航产业园没有积累深厚的产业基础,但随着山河科技、罗特威等整机制造商的正式入驻,园区在整机制造领域逐渐形成了良好的产业基础。由于通航飞行器涉及的种类多样,现有的两个整机制造企业还无法很好的拉动航空城的产业集群效应。因此园区还需进一步加大整机制造企业的招商力度,使园区在5年内拥有5家整机制造企业,20个以上具有明显市场竞争力的整机型号。

  通过大型活动造势,提高园区知名度。品牌的推广与运作对于企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于产业园区亦然。珠海的国际航空展、陕西阎良的通用航空节、重庆通航发展论坛都为本地园区的品牌知名度提升起到了非常关键的作用。株洲航空城虽然暂时没有类似的品牌推广载体,但仍然可以通过一些大型活动的策划提高园区的知名度,例如:环"东部新城"国际马拉松赛、通航飞行器特技飞行表演/比赛、通航产业发展论坛等。

  打造通航旅游观光题材:现代产业集群的发展已经不再是单一产业上下游各环节的纵向贯通,而是纵向与横向的有机结合。通航旅游观光题材的实施路径可以参照"动静结合"和"点线面结合"的理念。

  "动":以通航飞行为载体的动态观光旅游。

  "静":以地面展览为载体的园区旅游。

  "点":园区所辖低空区域内的飞行参观。

  "线":与湖南其他通航机场之间形成的通航飞行观光线路(如上文提到的株洲与岳阳之间)。

  "面":串联省内具有通航飞行资源的旅游地之间的观光路线。

  以入园龙头企业的主营业为参照方向引入非航产业。龙头企业或者上市企业的主营业务经常是多元化的,但在多元化的背后往往有着一定的产业发展逻辑:即许多业务均是由核心业务演变和发展而来。在航空领域,这样的逻辑往往被演绎为:航空领域向非航领域的发展。以高精传动项目为例,其运作主体中航工业发动机公司和南方宇航均为航空动力领域的军工企业,而高精传动项目本身则以风电传动为切入点,同步发展燃气轮机和工业传动、工程机械传动、轨道交通传动和高质量船舶传动系统。实际上,这就是航空技术向民用领域应用和转移的最好案例。因此在选择非航企业引入园区时,最为便利和高效的方法就是从入园龙头企业或者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出发,找到相关联的非航产业进行接洽与引入。当然这样的逻辑也会出现在上市公司的母子公司关系中,如上市公司东安动力是国内最大的微型汽车发动机生产企业。而公司的第一大股东中国航空科技工业股份公司则是目前我国唯一一家具有开发和批量生产能力的直升机制造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