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从兰溪的成功经验可以看出,纺织服装行业的转型升级需要多方参与,各行其责。而这其中的关键环节就是各级政府、行业主管机构、行业协会以及产业发展商的政策性引导和指导性投入。企业是一个纯市场化主体,企业主的投资与经营也往往是效益为先,特别是涉及企业重大投资事项之时。换而言之,即行业的转型升级经常需要非市场化主体通过外力的形式进行干预、引导和扶持。株洲芦淞服饰虽然积累了多年的产业基础并形成了现有的产业规模和资源,但在行业转型升级、竞争加剧的压力之下,芦淞服饰的流通环节和生产加工环节的瓶颈都逐渐显现出来。作为芦淞服饰产业发展商的集团公司应该在此时协同各级政府、主管机构、行业协会共同商讨本地服饰产业的发展方向,并基于产业引导政策,研究通过产业园区规划、部门税费减免、技改设备资金补助、节能减排设备资金补助等方式制定政策落地的可行性路径。但不管是政策制定还是政策组织实施的立足点都是对行业发展趋势的研究把控以及对本地服饰产业资源的深度调研与分析。
苏州获准建立中国丝绸品种传承与保护基地
5月,中国丝绸协会依据《茧丝绸行业特色基地评定办法》,审核批复同意苏州市工商档案管理中心建立"中国丝绸品种传承与保护基地"。
据了解,中国丝绸品种传承与保护基地建成后,将形成中国丝绸品种的征集与保管基地。在苏州工商档案管理中心现藏样本档案基础上,苏州将面向江苏省和全国发出"征集令",争取积累更多的丝绸样本档案,使之成为中国丝绸品种的征集与保管基地。目前,江苏省内各地的丝绸样本档案征集行动已启动。
此外,在此基础上,苏州还将通过对各个历史阶段各大类丝绸品种的梳理与分类,择其精华,进行展示,在条件成熟时建设一个中国丝绸品种博物馆,使之成为中国丝绸的传统教育基地。届时,全国各地的丝绸样本汇集于苏州,可为国内外丝绸专业人士的研究、交流服务,为中国丝绸业的发展提供强劲的推动力。
(原文链接:http://www.texindex.com.cn/Articles/2013-4-22/283221.html)
点评:
苏州一直以来都是丝绸之乡,中国丝绸品种传承与保护基地落户于此意义重大,一方面该基地的挂牌能够扩大苏州丝绸的国际知名度,进一步巩固苏州丝绸国内市场领头羊的地位,同时对于苏州丝绸开拓海外市场锦上添花。另一方面,规划成立的中国丝绸品种博物馆,有望成为苏州休闲旅游业一大亮点,既可以使苏州丝绸成为购物旅游的一个主打产品,同时也可以借机带动一批以苏州丝绸为主打的时尚创意产业,如丝绸类的艺术品。
虽然芦淞服饰市场群的交易规模位列全国前三,但服饰产业的整体依然面临知名度低和产品附加值低的短板。在这样的发展现状和大背景下,如何提升芦淞服饰的品牌影响力,形成高附加值产业载体就成为了株洲千亿服饰产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株洲一直以来就是神农文化的传载地,因此集团公司首先可以协同市区政府、主管单位、行业协会以及企业主共同挖掘神农文化在服饰产业的推广价值和延伸渠道(如特殊面料、特殊设计等),打造一张服饰产业的"文化牌";除此之外,在龙泉总部基地片区将时尚、创意、会展、购物等元素与"城市综合体"理念相结合,打造一张服饰产业的"现代牌"也是值得集团公司仔细思考的品牌拓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