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
随着我国通航产业的发展,全国注册的通航企业已经超过110家,国内私人飞机数量也呈现快速增长态势,与之相伴,私人飞机5s店的数量也越来越多。大多数私人飞机5S店正在通过复制汽车4S店的运营模式构造自身的盈利模式,即以飞机销售为切入点,通过后续诸如飞机托管、飞行培训、飞机维修保养、飞行燃料等配套的产品与服务打造全方位盈利环节。
集团公司作为株洲通航产业的发展、服务和运营商,除了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产业服务等方面下功夫,也应注重找到自身的盈利环节,而通航消费就是一条可供参考的盈利路径。在具体操作层面,集团公司可以以机场运营公司为发展平台,围绕机场这个通航消费的核心载体布局飞机销售与租赁、飞行培训、飞机托管、飞机维修保养、飞行旅游等通航飞行消费元素,为通航飞行爱好者打造一站式、多元化的飞行服务体验,进而实现多环节盈利。与此同时,通航消费理念的打造也能进一步提升株洲通航产业的知名度,帮助园区实现产业与消费的和谐发展。
当然,我们在看到我国通航产业发展良好势头的同时,也需要考虑目前我国通航生态环境的特殊性,与发达国家成熟的私人飞机市场相比,我国通航消费理念尚不成熟,与之相关的各项配套软硬件环节尚不完善、人才储备瓶颈尽显,因此集团公司在通航消费产业的投入也不应盲目乐观,需要结合产业发展趋势、政策环境、园区招商引资及基础设施建设进度等要素进行详尽的可行性分析与论证。必要时可引进资深的通航企业进行联合开发与运营,分散风险。
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
工业和信息化部于5月23日在杭州举行民用航空工业发展宣贯座谈会,并发布《民用航空工业中长期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提出到2020年,我国民用飞机产业年营业收入将超过1000亿元。
根据《规划》,到2020年国产干线飞机国内新增市场占有率达到5%以上,支线飞机和通用飞机国内市场占有率大幅度提高,民用飞机产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元。
其中民用飞机产业化实现重大跨越的具体标志包括:C919大型客机完成研制、生产和交付。ARJ21涡扇支线飞机、新舟涡桨支线飞机实现产业化。大型灭火和水上救援飞机、直十五中型直升机、高端公务机、中等功率级涡轴发动机等重点产品完成研制并投放市场,大型客机发动机研制取得重要进展。
(原文链接:http://www.firetc.com/news/show.php?itemid=22160)
点评:
我国的航空业发展呈现出"倒三角"态势:航空运输业发达,可以比肩世界强国,但通用航空业则处于萌芽状态,比较弱小。换而言之,我国虽然是"航空大国",但离"航空强国"的称号还相距甚远。《规划》的提出明确了我国支线航空以及通用航空的发展目标,有望进一步改善了这两大民用航空补充版块发展的生态环境。集团公司可以加强对《规划》的深入研究,力争最大限度的利用该规划为集团公司所承载的株洲通航产业的发展提供支持和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