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年营收要达到100亿元

本报讯(记者 刘秋宜 通讯员 黄渊江) 8月13日,《株洲市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发展规划(2013-2030)》通过了市发改委组织的专家评审。按照规划,到2015年,我市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及其衍生产品年营业收入将达100亿元。
在我市拟打造的千亿产业集群中,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及其相关产业占据了重要位置。目前,株洲通用航空城已拥有航空发动机相关企业18家,去年营收约63亿元,占据了国内90%的市场份额。而随着天空管制的逐步放开,未来20年,这一产业将迎来高速发展。
《规划》立足区域特色,对我市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产业的总体发展思路、发展目标、发展重点和保障措施,作出了明确界定,并进行了市场预测。其中,预计到2015年将达到营业收入100亿元。专家组一致认为,《规划》论证充分,科学全面,对我市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产业的发展,能有效发挥纲领作用。
新芦淞集团有关负责人介绍,《规划》的通过,为我市承接国家航空重大专项做好了准备,同时也为整合产业集群、打造航空产业升级版奠定了良好基础。
----摘自《株洲日报》2013-08-17头版
http://zzrb.zhuzhouwang.com/html/2013-08/17/content_96511.htm?div=-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