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2013年度“劳动模范”陈立新先进事迹

绘就航空产业蓝图  扎根通用航空城建设

——记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陈立新

陈立新,男,1966年月生,湖南平江人,中共党员,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华中理工大学铸造专业学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工业工程硕士。现任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1987年—2008年,该同志历任中国南方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精密铸造车间工艺室主任、副主任、主任,生产处副处长、总师办主任。2008年,任芦淞区区长助理兼董家塅高科园管委会副主任;2012年11月至今,任新芦淞集团副总经理。该同志先后获得了中航工业总公司型号研制二等功1次、三等功2次,“中航工业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南方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3项”,“全国优秀质量管理奖”1项,株洲市“双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1次,南方公司“双文明建设先进工作者”4次,等多项荣誉。

黑格尔说:一个民族有一些关注天空的人,他们才有希望。当山河科技生产的“欧若拉”固定翼,从株洲的生产基地起飞,翱翔在株洲的天空,听着轰鸣声远去,在首飞式人群中,有个叫“陈立新”的男人,脸上露出舒心畅快的笑意。五年的辛酸艰苦,在这一刻成为历史的定格。

陈立新,一个株洲关注天空的人,一个株洲飞天梦的缔造者和先行者。他,曾经是大型国有军工企业的高管,为祖国的航空发动机事业,默默奉献20余年,为多个国家重点型号研制作出了重要贡献;为了株洲地方经济发展和航空产业腾飞的需要,他放弃高额年薪,转战株洲通用航空城建设的新战场,呕心沥血,披荆斩棘,用五年时间,科学谋划了株洲航空发展思路,争取了多个国家级基地的挂牌,积极促成株洲通用机场、山河科技、中航湖南通发、宇航高精传动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和建设。在株洲航空城初具雏形,株洲生产的通用飞机终于翱翔于祖国蓝天的今天,他仍没有停下前进的脚步,逐梦于将株洲建设成中国“Wichita——通用航空之都。

一、受命危难,亮剑通航

株洲在中国航空产业历史上,曾经有过十次全国第一的辉煌,但在中国改革开放大发展的时期,除了中小航空发动机产业有领先优势外,在国家航空产业领域地位逐渐被超越。2006年以来,中国航空动力南方公司和“608”研究所,相继被上级主管部门,列入整体外迁发展的范围,特别是2008年“608”研究所外迁方案,得到中航工业高度重视,株洲航空产业发展到了一个生死存亡的转折点。经市、区两级党委政府决定,把陈立新同志从公司南方引进到芦淞区政府,主管航空产业,千斤重担于一身。

株洲航空产业路在哪里?这是摆在陈立新面前第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国家启动大飞机战略以后,从国家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委到省市各部门,都将株洲航空产业作为国家大飞机战略的零部件基地进行定位。围绕这个定位,株洲市也曾组建航空办来主抓航空产业,但引不进项目、带不动投资,局面久久打不开。而且随着“608”研究所外迁方案的推进,株洲航空产业如果不能迅速调整发展战略,让中航工业看到株洲在航空产业领域的前景和作为,将丧失发展机遇。

为此,陈立新带领新组建的航空产业部一班人,奔波于北京、西安、沈阳、贵阳、杭州、广州等航空产业区,进行新的思索与调研,并与加普惠、德事隆、美国西锐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中国区负责人进行走访。经“空中飞人”般奔走的求证,陈立新坚定地提出“发展通用航空,建立中部制造运营基地”的构想,并向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等部委及省市各部门,进行战略定位调整的争取,得到国家七部委的认可,一举确定株洲成为中国通用航空发展产业基地的产业定位。

岁月如梭,五年的光阴,悄然飞逝。五年来,株洲航空城的建设如火如荼,山河科技整机制造项目、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宇航高精传动、株洲通用机场、罗特威直升机制造等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开工或投产,株洲通用航空城雏形初具,并在国内形成广泛影响。中航工业加大对南方公司和“608”研究所的发展支持,信心满满地融入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2008年来,累计新增投资100多亿元,株洲生产的直升机和固定翼飞机,翱翔世界各地。

“我们的目标,是用5年时间,使通用航空城初见雏形,用10年时间,打造国内领先的通用航空城。”陈立新在一次采访中,曾经这样向记者阐述自己的奋斗目标。

 二、从零开始,获批机场

“通用机场的建设,将为我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提供必需的平台,特别是为通用飞机整机制造提供试飞平台,将使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实现由航空发动机制造‘升级’飞机整机制造的历史性飞跃”,陈立新以深邃的思想、睿智的思考,敏锐地捕捉到通用航空城建设的点睛之笔,并牵头申报株洲通用机场,为着力打造株洲通航产业发展升级版奠定基础。

在申报通用机场过程中,对于机场建设及运营缺乏技术指导及人才,对机场申报一无所知,摆在面前的困难是一座座大山,阻隔着前行的道路。甚至在起步时,市里领导还给予充分的理解:“这件事情办起来太难,要有充分的思想准备”。

通用机场审批涉及国家发改、民航、军方等体系部门,国内已经取得批文的项目一般要3至7年时间,而且很多项目申报,都半途而废。当陈立新带领团队,刚对接审批部门的时候,缺资料少技术支撑,但硬靠一腔热血和“不达目的誓不休”的意志,得到了部门领导的认可和支持。

资料不齐,边跑边补,为了找齐资料,在得知千岛湖机场获批信息后,在风灾天气陈立新带领一批人到杭州学习,得到了千岛湖机场董事长赖总的支持,取得了机场报批初步的资料目录。

审批流程不清楚,就边办边熟悉。为了搞清楚军方对机场审批的流程及要求,陈立新带领团队往返于株洲与广州之间,为了省经费,住最差的旅馆,吃方便面和大排挡,办完事就往单位赶,常常为省一个晚上的住宿费,赶武广最后一班高铁。

技术人才请不到,就自己学自己干,边干边学。为编制符合要求的技术申报资料,陈立新带领团队,自学机场建设及运营管理有关知识,积极向专家请教,硬是靠自己的力量,完成了大部分申报资料的编制,并通过业务部门审批。凭着一股冲劲和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毅力,终于用不到2年时间,得到株洲通用机场的核准,开启株洲通用航空运营的新时代。

三、勤学善思,科学规划

陈立新同志初到芦淞区任职时,正是市、区领导急需强有力的参谋,明确株洲航空产业下一步发展规划的关键时刻。陈立新深思熟虑,经认真细致研究,提出将通用航空作为株洲航空产业未来发展的主攻方向,认为株洲市应以发展中小微航空发动机为突破口,以通用飞机整机制造为龙头,不断完善“发动机+通用飞机/直升机整机+配套产业+衍生产业+通用航空运营”的通用航空产业链条,打造中国通用航空动力主要研发生产基地、中国通用飞机重要研发生产基地和中部地区通用航空运营与服务中心。他对航空产业发展的思想和理念,获得国防科工局领导及行业专家们高度认可,均被载入了《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成为了株洲通航产业发展指引。

陈立新同志工科背景出身,勤学善思,刻苦钻研,勤勉工作,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深厚的理论功底和国际化的战略视野。他喜欢深入开展行业调研,静心思考和关注通用航空发展前沿动态,在工作中注重技术创新,对国家航空重大专项发展具有独到见解。他负责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和航空城建设的顶层设计,主笔编制了《长株潭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发展规划》和《株洲市通用航空产业发展规划》;在他的组织下,株洲航空产业园相继申报成功“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株洲航空产业园”、“国家新型工业化军民结合产业基地”,获得了后继发展的良好平台。

四、不辞辛劳,倾力打造

陈立新同志自调入芦淞区负责打造航空城工作来,勇挑重担,肩负了打造千亿航空产业集群、建设通用航空新城的重任。他按照公司“紧跟中航争项目,立足通航抓发展”的思路,创新招商模式,不等不靠,主动出击。

产业招商是智力、毅力、体力的较量,为了满足客商需求,他经常熬夜落实规划和设计,力争第一时间将资料和信息,送到客商手中,他以行动感染了客商,以执着感动着客商,用独特的魅力吸引了客商。在他的百般努力下,山河科技、罗特威直升机、中航通发、高精传动、中航零部件等一系列重大优质项目,相继成功落户株洲通用航空城,投资总额近100亿元。

株洲通用航空城每个项目的成功落户,都留存着他日夜加班工作的身影,都体现了他对工作的执着、敬业和奉献。为了航空城重大项目落地,他东奔西走,身体明显消瘦了。尤其在与山河科技洽谈过程中,遭遇不少坎坷。洽谈期间,陈立新同志多次不辞舟车劳顿,数次赴长沙洽谈山河科技项目,由于洽谈工作繁重,作息与饮食没有规律,胃病再次让这位执着的航空追梦人累倒了,医生建议住院治疗,但他知道,这个项目对打造株洲通用航空产业乃至抢占未来行业至高点,有着非凡的意义,他顾不上医生的再三叮嘱,带上药,再赴长沙推介株洲航空城的未来规划、优越政策及配套服务体系,最终成功签约山河科技项目。项目最终签约成功了,虽然他累倒了,但他相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正是他这股视事业如生命的执着和“拼命三郎”的精神,引得美国德事隆公司、加拿大普惠、台湾佑祥直升机等各家国内外知名企业,纷至沓来,进一步扩大和提升株洲航空产业在全省乃至全国的地位和影响力。“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正是这位执着航空追梦人的真实写照,是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五、作风扎实,甘当“孺子牛”

陈立新同志始终保持谦虚谨慎的态度和严谨务实的作风,他经常告诫员工:作为新芦淞集团员工,要时刻警醒自己,绷紧廉洁从业这根弦,做到遵纪守法。他不仅这样要求员工,自己率先垂范,做到不滥用权力,不以权谋私。他始终认为,自己岗位承载着上级领导的信任和员工们的重托,极力倡导风清气正的良好氛围,具备极强的亲和力和领导素养,是通用航空城的一个典范、一面旗帜。

一个人撑起一个产业,一个人缔造出一个航空城。陈立新同志作为株洲通用航空城建设的开拓者,专业上精益求精,工作上一丝不苟,“俯首甘为孺子牛”,生活上克勤克俭,始终以一名航空人的信念,以满腔的热情投入到株洲通用航空新城的建设中来,为湖南的通用航空产业发展不遗余力,他践行着一名航空人的理想抱负,无愧为株洲通用航空城的谋划者、见证者、建设者、拓荒者,更是一名工作勤勉、能力突出、贡献卓越的杰出共产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