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航空服饰东部新城正蔚然崛起

    60年前,新中国第一台航空发动机在331厂试制成功,开启了株洲人逐梦蓝天的旅程;30年前,一群商界先卒围绕火车站聚集起一个马路市场,成为芦淞服饰市场群的发端;如今,株洲推进产业发展升级,将航空、服饰打造成千亿产业集群。

    株洲航空、服饰东部新城由此兴起,成为建设湖南东大门的主战场,成为航空、服饰千亿产业集群发展的主阵地。

    为此,株洲市委、市政府批复组建“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作为市、区两级政府唯一授权的城市投资开发商和航空、服饰产业的产业发展商,统筹株洲航空城、服饰城的开发与建设。

    通过现代化企业模式管理及市场化运作,新芦淞集团破解了航空城、服饰城建设中体制、空间、土地、资金、人才“五大瓶颈”,使新城建设走出一条符合产城融合、具有芦淞特色的新路径。

    通用航空,放飞新城翱翔梦

    2013年7月12日,随着“阿若拉”亮白的机身轻盈一跃,腾空而起,株洲自产的第一架通用飞机首飞成功。

    这标志着目前国内最大的民营通用航空产业基地正式投入使用。这也意味着,从航空发动机制造到飞机整机制造,株洲航空产业实现历史性飞跃。

    作为新中国“一五”期间重点建设的六大航空工业基地之一,株洲依托产业基础资源,在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燃气轮机、航空机械传动等领域处于国内领先地位,是我国唯一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特色产业基地。

    这些,筑就了株洲通用航空产业独一无二的优势。

    今年1月,湖南省政府办公厅印发《关于支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湘政办发[2014]4号)提出,加快建设湖南航空产业示范园,以国家高技术产业基地株洲航空产业园为依托,建设株洲通用航空城,将以株洲为核心发展全省的通用航空产业。

    发展机遇再次降临!

    未来,株洲通航产业坚持“一体两翼两结合”的发展战略,即以通用飞机整机制造为主体,以航空发动机和通航运营为重点,坚持军民结合,中外结合,把株洲通用航空城努力建成“湖南通航运营中心、中南地区最具影响的通用航空城、世界一流的通用航空发动机研发和生产基地”。

    打造千亿航空产业集群

    2011年初,株洲市开始规划建设株洲通用航空城。

    以董家塅高科园为基础,再从株洲县划出8个行政村,株洲通用航空城形成了包括331厂和608所本部、董家塅高科园核心区,以及株洲通用机场周边的航空新城三个片区,规划面积57.6平方公里,可建设用地约为20平方公里,为航空产业预留了足够的发展空间。

    以通用航空城为依托,株洲将打造千亿航空产业集群。

    为此,近几年株洲积极引进航空发动机制造、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及航空配套产业、衍生产业、机械制造等相关企业入驻董家塅高科园,同时推出产业发展、税收等方面的优惠政策,确保项目用地,使通用航空产业有了飞跃发展。

    目前,通用航空城核心区已开发面积3.5平方公里,共有企业61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50家,航空类企业18家,工业总产值近100亿元。

    梳理近几年株洲通用航空城的大事,发展形势令人振奋。

    山河科技“飞鹰”无人机、“飞虎”直升飞机、“欧若拉”轻型运动飞机落户通用航空城,使株洲有了制造整机的能力。美国罗特威A600直升机组装试飞,成功实现了批量销售;南方宇航、高精传动项目的建设,进一步完善了航空衍生产业链。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有限公司正式挂牌成立,实现了航空发动机生产与研发的军民结合,抢占了民用航空发动机布点的先机。

    国家积极支持航空发动机和燃气轮机领域加大研发力度,在株洲投入的研发资金将达200亿元。据此,以608所为核心的株洲航空企业,将承担起我国新一代中小航空发动机关键技术的研制任务,领衔打造我国“最强大”的航空动力引擎,并迅速带动以航空发动机产业为核心的配套、衍生产业的发展,在株洲建立起完整的航空制造产业链。

    此外,奥地利钻石轻型喷气式公务机制造项目、美国莱康明航空发动机维修项目、意大利比亚乔涡浆式公务机制造项目等15个航空项目正在积极洽谈中。

    构建整机制造产业链

    在芦淞区的发展蓝图里,株洲通用航空城将全力构建“航空发动机制造+通用飞机整机制造+通用航空运营+配套产业+衍生产业”的完整航空产业链。

    为此,株洲在通用航空城布局湖南航空产业示范园。

    该园区规划面积18.5平方公里,总投资约100亿元,以株洲通用机场为轴心,周边科学布局通用飞机整机、航空零部件配套以及通用航空运营产业,重点发展形成2座轻型飞机、4-6座通用飞机、喷气式公务机、3吨以下轻型直升机整机制造集群,建设新型百亿园区。

    自2013年9月27日开工以来,湖南航空产业示范园建设阶段性成果凸显,阿若拉、罗特威、飞虎三款整机下线,高精传动、山河科技、中航发动机维修中心建成投产,翔为通航R44Ⅱ雷鸟直升机、欧直小松鼠直升机、水上飞机即将投入运营,基础设施、产业项目、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其中,道路建设规划机场大道、千亿大道、通用路三条园区主干道,打造山河航空产业基地项目、罗特威整机制造项目、北航小蜜蜂整机制造项目、中航零部件制造项目四大项目。

    预计到2020年,湖南航空产业示范园将争取培育成3-5家产值超10亿元的通用航空企业,打造2-3家通航上市企业;力争将本项目打造成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航空产业示范园,全国知名的通用航空制造、运营、延伸配套产业综合发展模式示范基地,实现通用航空产业直接产值达到150亿元人民币。

    与此同时,未来的芦淞还将依托株洲通用机场,大力推进通航运营及通航服务等第三产业发展,使服务涵盖油料供应、固定基地运营、维修基地、飞机托管及租赁、通航培训、通航保险、通航会展、通航旅游、中介服务等诸多方面,实现通航研发制造及运营一体化。

    机场配套及服务平台

    通用机场作为整机制造试飞平台,对通航产业发展必不可少。2009年6月起,株洲通用机场开始军民航报批工作。2010年12月,空军批复同意建设,2011年民航中南局也批复同意建设。

    株洲通用机场既是整机制造试飞平台,同时也是通用航空运营平台。它使株洲取得了通用航空的先发优势。

    机场一期投资约4.5亿元,将按照长800m、宽30m设计,可以起降运-12飞机和各型直升机。

    同时,作为实现飞机整机总装制造的基础性保障条件,株洲国家航空高技术产业基地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亦属于必需的配套项目。

    “在进行飞机整机制造中,必须进行全球协作,各部件采取全球采购。”新芦淞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公共技术服务平台保障了区域航空制造企业执行国际航空质量标准及适航认证的能力和实力,决定了飞机整机制造的国产化程度。

    项目总投资约1.3亿元,主要建设试验检测服务中心、科技信息服务中心、科技成果交易中心、技术培训中心四部分。

    公共技术服务平台采取共享机制运行,同时有助于整合区域产业资源,完善产业链条,汇聚发展合力,有力提高产业“研发、试验、检测、制造、信息”的融合度,降低企业科技投入成本,促进企业多元化和集群发展。

    在此平台的帮助下,可提高区域航空企业的研发、制造能力,提升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

    此外,作为通用航空城的生活配套,株洲航空休闲谷应运而生。项目选址于芦淞区凤凰山下,重点规划面积4.83平方公里,集度假、休闲、体验、居住等功能于一体,建成后将极大的改善周边居住环境,提升城市生活品味,推动通用航空产业的大发展。

    服饰升级,书写发展新篇章

    火车拉来了株洲,也拉来了芦淞服饰市场。

    上世纪80年代起,株洲借助便捷的交通,围绕火车站逐渐发展起“芦淞服饰商圈”。 如今,在这片1.5平方公里的狭窄地域内,已遍布服饰鞋帽市场40个、经营户2.8万户,汇聚国内外知名品牌4000多个,市场年成交额逾400亿元。

    今天的芦淞服饰市场群,已成为中南地区最大的服饰市场群和区域性、国家级、现代化的服饰物流中心,先后荣获“中国十大服装批发市场”、“中国服饰名城”、“中国商贸名城”、“中国服装品牌孵化基地”等称号。

    然而,作为一个从“地摊式”马路市场发展起来的市场群,芦淞服饰市场有些“先天不足”:布局不尽合理、公共设施缺乏、管理各自为阵、商品档次较低的弊端久治不愈;商户市场交易模式落后,绝大多数商户仍然采用的是现货现金交易的传统交易模式,跟不上信息时代的步伐;没有形成贯穿上、中、下游的完整产业链,4000多家服装生产和加工场所,基本属于作坊加工性质,生产能力低下。

    如何进行“二次创业”,推进芦淞服饰市场转型升级?

    株洲正全力打造25.5平方公里的芦淞服饰新城,建设以芦淞市场群1.5平方公里为核心的现代商贸中心,龙泉片区4.9平方公里的服饰总部创意基地和服饰会展中心,白关片区19.1平方公里的品牌服饰制造基地,促进服饰产业集聚,打造千亿服饰产业集群。

    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

    作为株洲打造千亿服饰产业集群的标志性工程之一,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以“高起点,高标准,高品位”的姿态开建。

    项目总规划面积19.1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5-8年内,将缔造出涵盖400万平方米服饰生产加工园区、30万平方米的布辅料市场、40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入驻、10万以上服饰从业人员及国际级园区配套服务的服饰产业新城。

    目前,项目一期已建成8万平方米厂房及配套宿舍,今年还将完成17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配套宿舍。已成功引进卡尔菲特等30家佛山知名品牌入园发展,建成投产后产值达30亿元以上。

    “白关服饰产业园将对全国各重点服饰产业板块采取集团化招商推介策略,除佛山外,我们已经与东莞、深圳、浙江、福建等服饰板块开展了积极对接。”新芦淞集团负责人说。

    作为项目投资方,新芦淞集团2012年以来坚持以加快服饰产业“集群化、规模化、品牌化”发展为目标,按照“产城融合”的理念开发建设服饰城,着力推动服饰产业发展全面升级。

    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则秉承“生产、生活、生态”和“两型”理念,在开发建设中,实现生态环境和谐共存,倾力打造产业强、配套全、生态优、人民富的服饰新城。

    另外,总投资10亿元的中国芦淞洗水创意工业园项目已启动一期建设,将承担洗水创意生产工作,成为打造服饰产业链的重要一环。

    建成后的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将成为一个集生产加工、饰品配套、专业批发、仓储物流、生活居住于一体的山水生态型绿色经济型工业园区。

    芦淞服饰国际博览交易中心

    未来,在芦淞龙泉片区,将兴起一个中部地区最具影响力芦淞服饰国际博览交易中心。

    这个项目总投资175亿元,占地2145亩,建成后将集采购、会展、研发、办公、营销、行业服务、文化体验及生活居住等于一体。

    “这个中心,通过业态提升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前所未有的将芦淞服饰产业中包含的第二、三产业业态整合在一起,必将彻底改变芦淞服饰销售独大、自主品牌实力不强的局面。”新芦淞集团负责人坚定地说。

    按照策划,龙泉片区将建成品牌展示营销、服饰创意、电子商务、服装设计培训、服饰总部国际会展等五个专业中心,从而成为国内最有影响的体验式服饰商贸平台、服饰类产品的投融资平台、中国服装行业内指数发布平台。

    具体来说,其品牌展示营销中心将对服饰产品、企业、市场和产业进行品牌策划、包装和展示,吸引国内外服饰企业在此建立区域营销总部和管理中心;服饰创意设计中心将引入服饰生产、加工和设计企业,积极引导芦淞服饰产业向服装产业链终端延伸,向创意设计、品牌营销等价值链高端迈进,成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服饰创意中心。

    网上营销电子商务中心将促进服饰销售进一步网络化、高效化;服装设计学校和培训中心将推进芦淞服饰产业实现产、学、研一体化;芦淞服饰总部国际会展中心,将集中展示芦淞服饰知名品牌并举办中国芦淞国际服饰博览会和时尚服装设计大赛论坛,不断扩大芦淞服饰品牌在国内外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根据芦淞的规划,到2015年,全区服饰产业加工总产值超过520亿元,产值超过亿元以上企业达到10家;到2018年,服饰加工业产值达到700亿元,培育出中国名牌10个,湖南省名牌50个,成为中国童装、女裤及家纺流行趋势发布地;到2021年,成为中国服饰名城,服饰加工业产值达1000亿元,培育出1个世界名牌,成为品牌服饰企业总部聚集地。  

   【链接】新芦淞集团简介

    株洲新芦淞产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简称“新芦淞集团”)是经株洲市人民政府批准,由芦淞区政府与株洲市国有资产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同出资组建,注册资本10亿元。

    该公司主要承担株洲航空城、服饰城基础设施及配套建设、产业园区建设、商业开发、国有资源(资产)运营管理、土地一二级开发等职能,是市、区两级政府唯一授权统筹株洲航空、服饰东部新城开发建设的市场承载主体和打造航空、服饰两大千亿产业的产业发展商。

    新芦淞集团紧紧围绕“新芦淞、新创业”工作主题,培育航空、服饰两大千亿产业,致力于推进株洲航空、服饰东部新城开发建设,努力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李成红 高章华)

——摘自《株洲日报》2014年10月2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