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刘毅)“明年,1000米以下空域基本要开放了。”11月24日,参加完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湖南山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一脸欣慰。
从“离地三尺就要报批”到逐步放开低空领域,全国、株洲通航产业“飞不起来”的瓶颈有望打通。
全国低空空域管理改革工作会议11月21-22日召开,山河科技作为全国唯一民营企业,受邀与会。
据公司副总经理肖黄兴介绍,2010年,国务院、中央军委着手空域管理改革,逐步放开低空领域。目前正在沈阳、广州飞行管制区,海南岛、广州、唐山、西安、杭州、宁波等飞行管制分区,进行1000米以下空域管理改革试点,力争2015年在全国推开。
“这意味着,私人飞机使用1000米以下空域,不必得到军方批准,随时可飞了。”肖黄兴说。
会上,山河科技呼吁国务院把株洲作为国家通用航空低空试点城市。“株洲航空产业基础好,在全国能够同时拥有整机制造、飞行表演队的城市,应该试点。”肖黄兴说。
湖南翔为通用航空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1000米以下低空开放后,市民空中旅游观光等梦想即将成为现实。
——摘自《株洲日报》2014年11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