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营收过亿元,但易清芳的依纯商贸有限公司还是亏了几百万。品牌代理生意不那么一本万利了,不过,她的心中有一份笃定,也有了调整企业发展战略的构想。
“经济会向好,我不裁员”
易清芳心中的笃定——不裁员,企业200多号员工,基本上还是各司其职,不需要另找东家,“我是企业家,是市人大代表,该尽的社会责任,要尽。”她对记者说。
而易清芳不裁员的底气更在于,“经济怎么可能没有起起伏伏,过了这阵风雨不还是艳阳天吗?我相信,芦淞服饰有底蕴,会向好。”
1991年,易清芳在江西宜春下岗。两年后,她和老公来株打拼。从租下3.6平方米的门面做生意开始,直至做到身家过亿,并兼职江西商会会长。别人看到的是她的荣光,易清芳回忆起来的则是,期间,“我跌倒了七八次,都爬起来了。”
“1997年、2008年,两次金融风暴,芦淞服饰也是黑云压城的,不都挺过来了吗?”见过大风大浪的易清芳说,“我留下这批员工,等经济向好时有大用。”
创全国家居服一线品牌“依纯”
但面对困局,企业调整发展战略是必须的,易清芳下了决心,要创一个全国家居服一线品牌——依纯。
其实,从进入芦淞服饰开始,易清芳就有做家居服品牌的念想。1997年,时装生意已经过度竞争了,易清芳就敏锐地察觉到,家居服会热卖。于是,她开芦淞服饰先河,进了一批睡棉袄挂上铺面。最初销售很惨淡,后来卖得越来越好。“以前没有孩子的家居服,但总有顾客来问,我说服厂家进行生产,很受欢迎。”
依纯这个家居服品牌,易清芳2001年注册了,进行前店后厂的销售生产。
但10年过去了,“依纯没有做到国内一线,充其量只能算三线品牌。”易清芳坦言,她代理了国内近80个品牌,生意一直很好做,就没有费神打造品牌了。其实,这也是“芦淞服饰”这十几年的写照。
但现在不同了,经济周期的来临、电商的冲击,倒逼着易清芳必须去做实体、创品牌。
易清芳筹划,明年向银行贷款2000万元,在全国家居服产业中心——广东潮汕地区,组建高端的设计研发团队。同时,先在湖南及周边省份广设专卖店,最终要达成国内每个省份都有“依纯”专卖店的布局。
“政府要做好引导,扭转贴牌困局”
作为企业家,易清芳有一份对产业的担当。
她的“依纯”,被注册为株洲品牌,“目前芦淞服饰有1000多个品牌,但90%都是贴牌广州、韩国。”她告诉记者。
易清芳最近去巴厘岛、柬埔寨旅游,发现当地女裤有70%都是株洲生产,但基本都是贴牌,“这说明芦淞服饰生产能力很强,品质不错,很受认可,为什么要贴牌呢?”易清芳认为,企业主只求产品热卖,贴牌可以理解,但政府应做好引导,让更多企业注册株洲品牌,从而撑起整个“芦淞服饰”区域品牌,“这反过来,对每个企业都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易清芳要着力打造的“依纯”,在设计方面将融入更多湖湘文化的沉淀,“打响湘派服饰的名头,这是每个服饰企业家的使命。”(记者 黄亚陵 张玉成)
——摘自《株洲日报》2014年12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