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更生:打造芦淞服饰电商平台

    过了年,卜更生准备又推出一项创新:他掌舵的芦淞服饰网上批发平台——“芦淞服饰购”,将推出移动互联网平台,经常在网上批发芦淞服饰的客户,将很快可以通过手机下单了。

    卜更生是芦淞服饰城最早打造芦淞服饰电商平台的创业者,从创立服饰信息平台,建立电商培训学校,到建立一个芦淞服饰交易平台,其轨迹顺应着这个时代的潮流。

    2011年创建芦淞服饰购至今,卜更生一共砸了1000万元,还未实现盈亏平衡,可他矢志不渝要实现自己的梦想:依托芦淞服饰既有优势,打造一座株洲服饰网上交易平台。

    株洲80%的淘宝店主,由他培训

    在卜更生看来,芦淞服饰城走到现在,转型电商交易不可避免。据他估计,服饰电商交易超过实体交易不会太远,未来的芦淞服饰城将成为展示和品牌运营中心。

    能够支撑起他的看法的是,旗下的芦淞服饰购从2011年建立至今,每年交易额都是成倍增长,今年有望突破3亿元。

    似乎每一次,卜更生都能够把握时代的脉搏。2000年前后,从株洲市无线电二厂下岗后,他发现,一些市场开始有了网上推广的需求,于是他建立了芦淞服饰信息网,淘宝网兴起后,他又跟淘宝总部合作建立淘宝大学,培育了株洲八成的淘宝店主。

    “外地人来芦淞服饰城进货,一次要耗时两天,拖着大包衣服挤在大巴上,很辛苦,我觉得可以用电子商务去改变这一状况。”2011年,卜更生建立了芦淞服饰购,服饰商登陆网站,轻点鼠标,就可以随时完成进货,既省时省力,还及时更新补货。

    目前,有249家服饰供应商在“服饰购”开通商铺营业,发布产品近3万个,我省100多个县市区注册近万个服饰终端零售店。

    自有电商平台,首创E2E模式

    投身电子商务,是自建平台还是借船出海,借助阿里巴巴这样的大平台,一直是创业者不得不深思的问题。

    一大批“先驱”的失败经历启示,自建平台蕴含巨大风险,资金压力巨大不说,更重要的是,陌生的交易平台面临着巨大流量压力,一旦推广不力,没有访问量,后期运营将举步维艰。

    卜更生知难而进,“作为全国十大服饰市场之一,芦淞服饰应该打造自己独有的网上交易平台,而不是淹没在互联网的大海里。”

    事实上,广东的衣联网,浙江的前店后厂,义乌的义乌购,都已经成为区域强势电商平台。

    芦淞服饰购凭什么取胜?

    卜更生介绍说,芦淞服饰购是一个全新的“E2E”批发交易平台,主要为线下批发或零售的实体商家提供商品信息流、资金流、物流等在线服务,包含线下商户的推荐与发现,在线支付和营销效果的监测等内容。

    E2E实际上是卜更生自创的一种模式,就是O2O和B2B的结合,即批发商的实体对实体模式。

    卜更生认为,只有走专业化道路,才能在电商中杀出一条血路,他的平台专注服饰批发,不是走零售或者包罗万象的电商购物平台模式,只为优化批发流程。“这种需求很大而且很具体。”这给卜更生带来信心。

    推出移动版,准备登陆新三板

    近两年,移动互联网风生水起,敏锐的卜更生已经开发出芦淞服饰购的移动版本。

    “上线移动交易平台后,商家可以随时随地上传商品图片,通过手机打理商铺。”卜更生说,芦淞服饰城有些商铺不好安装电脑,建立移动交易平台后,商家要方便很多。

    电子商务平台开发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为此,卜更生正在运作公司登陆新三板,融资后将加大投入,优化整个平台的客户体验。

    例如,目前,芦淞服饰购建立了一个交易支付平台,所有的钱都先支付到统一账号上。在确认上游供货商提供的货物没问题后,再把钱支付给上游,以保护下游终端零售商的利益。

在卜更生看来,电子商务可以充分吸收、利用其它服饰市场的资源,如果在电商上,株洲抢得先机,将进一步夯实芦淞服饰城的江湖地位,助推芦淞服饰全产业转型升级。(记者 张玉成 黄亚陵)

——摘自《株洲日报》2014年12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