尹泽勇,助力通航产业“飞”起来

记者 张玉成 黄亚陵    即便不经提醒,中航工业航空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中航工业动研所)的2000多名员工中的大多数,一眼就能认出经常在院子里散步的尹泽勇。看,那就是尹院士!

    中国工程院院士尹泽勇满头银丝,一副银色边框眼镜,面容清癯,形神睿智。

    在身边的人看来,尹泽勇生来就是搞研究的,除了散散步,没有其他兴趣爱好,下班后在家也是伏案查资料。

    这样一种近乎苦行僧的修行,让他成为我国首台涡扇发动机和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涡轴发动机研制者。

    2011年,尹泽勇调任上海的中航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大客发动机总设计师。然而,他对株洲这座工作了40多年的城市、对株洲通航产业发展一直念念不忘。

    株洲航空产业,不能局限于发动机

    去年1127日,株洲市委决策咨询委员会召开第一次会议,尹泽勇被聘为特聘专家。会上,尹泽勇认为,通用航空方面,株洲发展基础较好,没有完全局限在发动机这个思路是对的,要用整机项目带动全产业链。

    20126月底,尹泽勇联手中国工程院院士刘友梅、丁荣军向省委省政府呈送了《关于扶持株洲通用航空产业发展的建议》。

    时任省长的徐守盛高度重视并做了批示:要求高度重视院士们关于航空产业发展的建议,论证好其可行性。

    而就在去年1月,省政府出台《关于支持航空装备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通知》,提出加快建设湖南(株洲)航空产业示范园。

    目前,株洲通用航空城已有中航湖南通用航空发动机、山河科技、美国罗特威、南方宇航高精传动等大项目相继落户。

    尹泽勇认为,单通用航空动力这一块,从国内研制力量来说,株洲是最强的,需要加大宣传力度,到科技部、工信部去做工作。

    他觉得,株洲打造千亿航空产业很有实力。虽然他自己是研究发动机的,但他认为,除了发动机,株洲航空产业有更多梦想。

    株洲成长起来的尹院士

    123,中航工业集团举行航空报国金奖颁奖仪式,任职大客发动机验证机项目总设计师的尹泽勇荣获航空报国金奖一等奖。

    能担纲大飞机发动机研制重任,与尹泽勇在株洲的历练密不可分。

    1970年,25岁的尹泽勇来到刚组建不久的中航动研所,并很快显现出了其在航空动力研究方面的才能。

    “他是个工作狂,没日没夜加班,也敢于挑战权威,向最先进的技术挑战。该所工作人员说。

    数十年磨一剑,2001年,尹泽勇主持研制出我国首台涡扇发动机。随后,他又成功研制出某涡轴发动机,完成了我国涡轴发动机研制方式从仿制向自主研发的根本转变。该成果于2003年获国防科技工业武器装备研制金奖,2004年获国防科技进步奖一等奖,2005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

    2005年,尹泽勇成功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用自己的奖金,设立科研基金会

    去年110日举行的2013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尹泽勇主持研制的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玉龙发动机工程,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自己成就等身,尹泽勇不忘培养更多的航空科技人才。

    “数次获奖,尹院士获得了约200万元的奖金,然而,他全部捐了出来,设立玉龙基金会,用来奖励株洲航空发动机领域的青年科技者。中航工业动研所院士工作站站长助理石建成说。

 

——摘自《株洲日报》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