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关服饰产业园昨再签15家企业

    (记者周蒿通讯员刘斌丁明)缺少本土品牌,多为代工生产,一直是芦淞服饰界的心病,现在,这种情况正在改变。记者昨日获悉,继今年3月份,香港“多力牛仔”正式落户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后,昨日,又有15家服饰企业正式签约入驻该产业园。

“这将促进白关服饰产业园早日形成产业集聚,带动芦淞服饰产业的外贸突破和国际化进程。”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在签约仪式上介绍。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刘光跃参加签约仪式。

动态:新添15家企业入驻产业园,年底将正式投产

    新芦淞白关国际服饰产业园是我市千亿服饰产业首批启动项目之一,相关新芦淞集团负责人介绍,本次签约入园的服饰品牌有卡尔菲特、波亚米特服饰、勿用男装、晨洲诚、华邦与狼、波士恩乔等15家企业。涉及服饰生产、面辅料生产、服饰机械、包装等服饰周边行业,投资总额约10亿元。另外,还有包括佛山童装在内的120家企业正在深度洽谈中,预计到年底产业园招商引资项目金额将达到50亿元。

   “历时两年的建设,园区已完成25万平方米的标准厂房及配套宿舍的建设,生活社区、白关幼稚园、白关中学、白关医院均已完成建设和升级改造,基础设施建设也已经能够满足入园企业的生产需求及发展需求。”上述负责人介绍,目前标准厂房正在进行内部装修,年底前有望正式投产。

前景:从小作坊到品牌生产,打造株洲服饰产业新城

    “品牌一直是我们的短腿。”上相关负责人介绍,芦淞服饰专业市场群是中南地区最具影响力的服饰商贸中心,服饰加工基础雄厚,在合泰、荷塘等区域分布加工户约4000多户,但随着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株洲服饰产业也要升级转型,重点就是要打造芦淞服饰自己的品牌,将株洲本土服饰卖到全省、全国,甚至全世界。

   “对比目前多数服饰加工企业贴牌加作坊式生产,白关服饰产业园将是一个囊括加工、生活配套、物流、面辅料市场在内的全产业链载体,不仅可以做大服饰产业链,而且通过提供多平台服务,引入沿海品牌,带动芦淞服饰产业升级。”新芦淞玉城置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介绍。

    据了解,该产业园总规划面积19平方公里,总投资50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生产加工、产业配套、生活休闲、物流配送、商务办公、商贸展示、旅游度假于一体的全产业链服饰园区。园区将拥有400万平方米服饰生产加工园区,60万平方米面辅料市场,4000家以上品牌服饰企业入驻以及60万以上服饰从业人员。园区建成后,还将促进株洲新型城市化建设进程,促进芦淞服饰产业升级,提升株洲城市整体形象。

声音:株洲是沿海服饰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地

    昨日的签约仪式上,一位佛山企业代表说,作为在服饰产业里打拼的企业,自己对株洲这座城市并不陌生,株洲的服饰产业有着很长的历史,依托优良的交通优势和特殊的区位优势,经过二十余年的发展壮大,现已成为中国知名的服饰名城。

    “沿海地区产业正面临人力、租金、土地成本上涨,发展空间受限等问题,迫使很多企业不得不另寻发展。”上述代表认为,株洲配套完善,区位较好,是沿海服饰产业转移的最佳选择地,株洲近几年的招商政策及兴建服饰产业园等措施,为企业实施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条件。“未来肯定有更多的服饰企业愿意来株洲,一起开拓国内外市场,做强株洲的服饰产业。”(——摘自819日《株洲晚报》A1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