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到命运的十字路口——芦淞服饰产业集聚系列报道(上)

 □ 株洲日报/株洲新闻网记者 涂志佳

【引 言】

这是一个拥抱改变的时代。

对于株洲服饰产业而言,改变不仅是应对行业低谷的现实选择,也为重新定义未来留下了想象的空间。

早在数年前,不论是决策高层,还是私企老板,谈及株洲服饰产业的未来,资源整合、要素集聚必是高频率的词汇。

但要聚集,两个问题不可回避:从哪里来,到何处去?

年初的市、区两会,一股声音越来越引起关注:从现在起,政府要加大力度,引导有实力的“三合一”企业流入园区。这,已是株洲服饰产业转型升级的当务之急。

什么是“三合一”?为什么它会引起如此大的关注?站在产业聚集的角度,“三合一”企业的搬迁升级对株洲服饰到底意味着什么?

1.

历程

二十年:从光彩夺目到暗淡惶惑

310日上午,合泰大街某栋2单元3层。

两间打通的房间,200平方米的空间,数十个工人坐在机器前,静静地完成一道道服装工序。一眼望去,初见此状的你,或许会惊讶于这些工人,怎会在如此狭窄的空间里安之若素。

正门右侧,帮厨的妇女正忙着做饭,待会这些工人将在此就餐;正门左侧,由隔断而生成的房间里,不单要承载员工的住宿,还要堆放已经制成的样品。

这便是一个经典的“三合一”场所,于闹市中,集生产、生活、仓储三大需求于一体。在时代的演变下,“三合一”已经成为株洲服饰加工企业的一道特殊“风景线”。

二十年前,随着芦淞市场群的崛起,早期的服饰老板敏锐地认识到,依托市场向加工贸易延伸,必将带来财富。

由此,先是龙泉片区,再到合泰大街,渐渐铺展到富家垅、裕丰广场、银基小区等地,“三合一”场所如野草般“野蛮生长”,渐成规模。

株洲的“三合一”服饰加工厂有多少?粗略估计,不下3000家。

其实,要统计这样集生产、生活于一体的作坊式工厂,即便非常熟悉服饰圈的人也说不出个准数。之所以难统计,规模小是其一,另外一些今天生、明天死的游击型场地遍地开花,无疑为统计带来了难度。

在近二十年的时间里,这些“三合一”场所,伴随着芦淞服饰完成了从“少年”的意气风华到“中年”的成熟过渡,经过2007年之前的发展期,到进入2008-2012年的成熟辉煌期,再到走向2013年之后的低落期。

它犹如一个出生于草莽,扑腾挣扎着向上层社会进取的少年,幼儿期的模仿和实干,换来了少年期的短暂辉煌,进而随着大环境陡然向下的漩涡,没有站稳脚跟便走向了中年的惶惑。

2.

症结

低水平重复和竞争,注定这条路走不远

不可否认,“三合一”场所为芦淞服饰贡献了自己最灿烂的华年,当然,也积累了这样那样的“毒素”。

消防隐患首当其冲。

在连日走访中,记者发现大多数场地,做饭菜所用煤气离车间仅仅一墙之隔,生产辅料随意摆放,这些都为火灾发生埋下了巨大的隐患。

更要命的是,“三合一”场所大多位于车流人流如过江之鲫的闹市区,一旦发生火灾,后果不堪设想。

“消防设备参差不齐、安全培训存在缺位,这都是历次检查发现的老大难,我们几乎闭着眼睛都知道那里的情况。”采访中,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防监管者说,每次检查“三合一”场所,总感觉在火炉上烤一般,很难受。

“你说整改吧,老板也同意。但你逼紧了,人家就直呼受不了,他们觉得大不了换个地方,从头再来。”这种频繁的流动性,让该负责人很是无奈。

不止于此。

“三合一”,成就了成本低的相对优势,但也滋生了恶性竞争的痼疾。一些“三合一”业主,满足于低价代工的现状,于是通过打价格战,更是让企业、乃至整个服饰产业的整体前行留下了不小障碍。

老问题一直存在,新的问题也在滋生。

作为株洲最早的“三合一”场地,龙泉村在最高峰期曾有5万人在此生产生活。活跃的人流带来了房租的上涨,在当地,不少村民通过租赁,一年下来可获得不菲的收益。

但随着行情的不景气,现在龙泉村的流动人口已锐减至2万人左右。租金的下调、加上产业的单一,这对于龙泉村未来的管理与转型,带来了不可避免的风险。

“只能看着跌,但根本没办法。”一位当地的村民告诉记者,从去年开始,租金开始持续下跌,这对于习惯以出租养家的他而言,已经考虑是不是要另谋生路了。

3.

现状

业主在扩张与生存、留守与搬迁间徘徊不定

不是没人尝试改变。

数年前,上百家服装企业,曾投入巨资在新芦淞服饰工业园征地建设新工业园,一度让人看到芦淞服饰产业集聚的希望。

但由于该园区缺乏整体的规划引导,绝大多数企业即便有了厂房,终究还是选择原有模式,充其量是“三合一”的升级版罢了。

此外,由于土地产权不清晰,这些企业在融资上具有天然缺陷,资金链一直是难题,再加上发展理念的问题,脱颖而出的企业寥寥无几。

正是看到了这些弊病,2014年,由市国投、新芦淞集团以及民间资本联合打造的新芦淞白关服饰产业园开工建设,其目的便是通过引入区域内外有实力的服饰企业入驻,带动整个芦淞服饰加工业的活力。

按理说,相较“山寨园区”,切准了脉的全新产业园具有极强的竞争力,但在实际操作中还是碰到了难题。

“新园区去了好几回,但说实话,还是不敢出手啊。”株洲蜻依莲董事长郑细文说,眼下行业低迷,在扩张与生存之间,企业家首先考虑的笃定是后者。毕竟搬迁无小事,考验着企业的重新定位,更考验着企业对未来市场的回暖认知。

“与其冒险,不如看看再说。”郑细文说。

在市场信心之外,园区配套也是一个令人关注的话题。

童鞋业主徐文表示,对业主而言,新园区的路网至今没有全线拉通是一大困扰,员工一旦搬进新址,在生活、物流、娱乐等配套方面,新园区能否保障?

“我考察过佛山、郑州等地的服饰园区,人家在刚刚开始的时候,也有这样那样的问题。但不可否认,企业家必须要算好成本账。不方便,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哪怕园区实际距离市场群实际只有10公里的距离。”

招工也是一大难题。

采访中,一位老板告诉记者,他曾做过调查,如果搬迁到新的园区,最多只有50%的员工愿意随行。那么,他到哪去找那么多成熟工人补缺?

“搬迁的话,人工肯定要涨,一名员工月薪要涨300500元不等,这账算下来,划不来。”该老板说。

4.

呼声

渴望多管齐下之后的真正破冰

尽管面临着困扰,但呼唤改变的声音,已经越来越汇聚成一曲交响。

“面对这些业主,我都会问一个问题,你觉得‘三合一’场所会是长久之计吗?”龙泉街道办副书记何荣说,每次提问,不少业主总会陷入沉默。

沉默的背后,其实业主们心里也在掂量未来的发展方向。

徐文表示,其实在新园区推介的时候,不少老板当初没有说什么,但据他所知,还是有不少人驱车前往新园区进行观察,甚至会为此咨询亲友的意见。

“很多老板希望搬迁是一种和风细雨的市场行为,而不是强制执行的行政命令,要打动他们,必须要让他们感受到政府为他们所做的服务。”何荣建议,推动“三合一”搬迁,首要的是要理解老板们的诉求:比如在园区搬迁安置上,可否为企业争取补助资金;又比如在缓解资金链上,园区是否以整个平台为依托,为业主们争取及时的、全新的金融服务。

“不能光是市级、区级层面扶持,在扶持产业的崛起上,还需要有更多层面的力量。”新芦淞集团负责人告诉记者,对比郑州、晋江、佛山等地,这些服装强域的产业园区,之所以能快速崛起,背后无一不是政府和市场两者之间形成充分的合力。

该负责人表示,必须要辩证地看待“三合一”,既要看到其为人所诟病的层面,更要看到万千个“三合一”托举起了芦淞服饰曾经的辉煌,在服饰产业冲刺千亿的关键时段,“三合一”依然是一支不容忽视的力量。

“我们的目标还是希望通过市场引导的方式,做好服务,引导有实力的‘三合一’场所入园发展,入园并不是为了应付,而是衷心地希望大家能够聚合在一起,真正让株洲的服饰产业有质的飞跃。”该负责人最后说。

目标要远大,理念要更新,方式要可行,这些条件都具备的话,“三合一”的搬迁升级,或许就只欠东风了。

 

——摘自《株洲日报》330B2版    http://www.zhuzhouwang.com/2016/0330/327900.shtml